
我們在動手為孩子拍照的時候,要非常用心,確保每一張都成為孩提時代的最佳寫照。那么有哪些拍照技巧?
捕捉自然表情照的成功之道,在于抓住兒童的自然神態。幾乎所有嬰兒照片都具有這種純真的素質。嬰兒在日常的生活環境中拍照,不會覺察到相機的存在。但是孩子到了4-5歲的年齡,當相機鏡頭對著他們時,他們的反應極為敏感,自然流露出來的好奇心,常常為做作的姿勢和表情所代替。兒童照片中,這類裝模作樣之態,真是比比皆是。只有在按下了快門、拿走了相機之后,孩子才會恢復天真的本*。
孩子不會按照要求擺姿態。指定孩子擺出某種姿勢,結果總是稚趣幾無。一些熱切拍照的大孩子,因為要盡力合你的意,常常動作過火。而另一些孩子則可能對擺姿勢很不起勁,只想快點結束了事。如果你想糾正孩子的上述反應,一般情況下結果更為糟糕。所以,除了拍攝模特兒,切忌去指導孩子擺什么姿勢。
但是,如果孩子喜歡自己選擇的某種動作,那么,不需要對姿勢作任何指導,你也能捕捉到天真爛漫之態。讓孩子的活動順乎自然地進行,會出現許多拍照的機會,它遠勝于可能是挖空心思才設計出來的場面。那些未經過組織安排而呈現的意料不到的情景,倒使你有可能拍出不同凡響的照片。應該抓住對象轉瞬即逝的表情和一晃而過的場面進行拍攝,而不是試圖去擺布孩子。
尋找拍照的機會孩子所做的每件事,都是兒童時代無數經歷中的一次新奇遇。請注意觀察孩子日常生活中多采多姿的活動場面,它們可能適宜拍一組系列照片。應立即把這類場面啟示下來,因為偶然的發現,常常很難在事后回憶起來。
孩子會重復進行他們喜歡的活動,這時候就是拍照的時機。但是,你不必把拍照的機會僅僅限定在會重復出現的場面上。你可以用禮物來引起孩子的興趣,盡可能激發他們活躍的天*,轉而創造出新的機會。例如,對喜歡美術的女孩子,你贈她一套畫片,就會出現小畫家在工作的場面供你拍照。他也可以送只南瓜給一個男孩,說不定能拍出一組雕刻圣誕節南瓜燈的照片呢。 在贈送禮物前要作好一切拍攝準備。孩子第一次看到禮物時,最為興奮,這是拍攝完整一組照片的好時機。第二次、第三次使用禮物,孩子的興趣就會降低。雖然這時候也能拍出照片,但是孩子的興奮程度已經大大低于第一次看到禮物時的反應了。
有些場面轉瞬即逝,來不及拍下你想拍的全部照片。因此,你必須將同樣的場面設法再重現一遍。你在三天里給同一個孩子分別送三次生日蛋糕,每次都能取得很大的成功。蛋糕上的奶油是很少會失去吸引力的!
如果讓照相機也“參加”到孩子的游戲中,那么在孩子的腦子里,拍照就與玩樂聯系在一起了。在這之后,再為年齡大些的孩子拍照,就會受到歡迎。但是,你還應該設法獲得孩子進一步的合作。當攝影模特兒,不論年齡大小,都應取得報酬。你應按常規酬謝你的小模特兒。在拍完最后一張照片之后,就該立刻給孩子一些小額的酬謝,如請吃一頓快餐,送一只小玩具或者一本畫冊等。如果總是拍完照即致酬謝,那么拍照一定會成為十分愉快的事情。這樣,下次再拍的時候,孩子們一定會采取良好的合作態度。當然,如果你打算出售或者出版這些照片,就有必要與孩子的父母或監護人作出一些安排,包括簽署模特兒同意書。
拍攝系列組照的方法其實還可選擇一些孩子喜歡的活動場面,如臨睡前聽故事,在游泳池里嬉戲,等等。然后,構想好用幾張照片把活動經過有頭有尾地表現出來。這就是拍攝系列組照的方法。如果你只要拍攝活動結束時的單張照片,也可以運用這種方法。從活動一開始,就應讓孩子盡情地玩;不要預先設計好下一步的動作,然后叫孩子照著做。拍攝也要與活動開始同步進行,使得拍照也成為活動的組成部分。拍攝系列組照可使你得到一組有故事情節的照片,其中最有吸引力的照片,也能夠作為出*的單張照片派用處。 系列組照應該表現完整的活動經過。第一張交代場景,其余一些照片表現活動的進行,最后一張是活動的結束。開頭那張照片應該詳細顯示這個孩子(或者一群孩子)及其主要玩具或者游戲使用的材料,點明活動的場所。背景一定要簡單,與所拍攝的活動相協調。接下來的照片可以是特寫鏡頭,特別是臉部表情的特寫。在活動進入高潮時,不要使鏡頭有所遺漏。最后一張照片表現活動的結尾,使故事情節完整無缺。
請助手配合工作有一個愉快活潑的孩子,這是拍出優秀兒童照片的首要條件。但是,如果不注意一些細節不調和之處,也可能會損毀照片的完美。 請助手配合工作,對預防和糾正許多這一類問題大有裨益,從而使攝影師能全神貫注,勾劃盡可能完美的畫面,或者不失時機抓住稍縱即逝的動作。孩子的母親常常能提供這種幫助,諸如把孩子散亂的一綹頭發理齊,把衣服的褶撫平,如果拍攝的是嬰兒,她還可以配合做許多必要做的事情。假如有一個熟悉你那套工作方法的固定助手,工作效率就會更高。 在你正式拍攝的階段,助手應該站在你旁邊,最好稍微靠近一點。如果兩個人分得很開,并且都在移動,就會成為兩上分散注意力的因素。當孩子感到厭倦或者不自在的時候,你可叫助手在你背后打手勢,如模仿小丑的動作,隨手拿起什么家伙假裝敲你的頭。這樣,有時會引逗出快樂的表情來。不過,過分滑稽古怪的動作應該慎用;只有當孩子全然沒有反應,你感到絕望的時候,方可使用。
用光技巧在環境不易控制的條件下拍攝兒童照,往往難以獲得足夠的照明。
適用兒童的光比你會經常看到兒童攝影中幾乎都用2:1到3.5:1這樣中低比例的光比。
2:1的光比,將是你采用的最低光比。它將使面孔產生最少的立體感。2:1的光比意味著主光與輔光具有同徉的亮度(當主光光源產生的一個單位光量照亮面孔的高光部位時,輔光光源產生的一個單位光量也落在面部的*影部分。和高光部分—1+1=2:1)。
戶外:在戶外,如果陽光從主體背后照來,可以在相機旁邊布置反光板或閃光燈作為輔助光源,使臉部得到很好的表現。逆光能夠把主體與背景區分開來,這對拍攝深*頭發的孩子尤為重要,因為深*的頭發很容易與*暗背景或樹叢背景相混合。
快速上電的電子閃光燈也是戶外攝影極好的輔助光源。無論是使用正規的反光板,還是臨時湊成的反光板,你都可以用眼睛觀察到物體*影部位接受反*光的強弱程度。
反光板對焦點平面快門牌號照相機特別有用。因為要凝住兒童玩耍時的動作,非得使用很高的快門速度不可,而焦點平面快門照相機使用這樣快的速度時,閃光燈不能與之保持同步,所以需要用反光板提供必要的照明。
室內:(1)注意光線的變化
室內的自然光,會隨著太陽位置的轉變而發生明顯的變化,尤其是窗戶朝東、南、西的屋子。室內亮度在一日之間常會有幾倍甚至十幾倍的差別。所以,在室內拍照,不像在室外,可把天氣簡單地劃為晴天、多云、*天等幾檔,而應根據太陽光*進屋的情況,不時調整光量。
(2)注意周圍的環境
當我們采用自然光拍照,影響室內光線明暗度的因素很多,如居室的高低、墻壁的深淺、家具的**、窗戶的大小多少、窗外景域的寬窄等等,都會直接影響到曝光度。
(3)注意調整明暗反差
由于室內自然光的亮度比起室外自然光要弱得多,所以,其反光也就更弱。這一情況會造成寶寶身上受光部分與*暗部分的明暗反差特別強烈。如果不進行糾正,反差超過感光片的寬容度時,就會影響照片的質量。
(4)注意窗戶的朝向
從窗外*進的自然光,并不是都適宜于用來拍照的,特別是那些直*的太陽光。由于其光質太硬,亮度過強,所以難以造成良好的照明效果。因此,利用窗外自然光時,最好是選擇朝北向的窗戶,因為從這方向*進的自然光線,始終是柔和的天空反*光,光質柔和,光線的亮度變化幅度小,如果拍攝現場沒有北向的窗戶,只有其它朝向,那就必須等待在沒有陽光直*的時候進行拍攝
(5)注意臉型與窗戶光線之間的角度
我們可以把窗戶看成是一個巨大的燈,孩子被照*的角度不同,收到的效果也是不同的。如,孩子處在窗戶的正中位置,面對窗口,他的前額、鼻子、顴骨和下巴都處于白光照*之中,看起來顯得很突出,不論什么背景都能把輪廓襯托得很明顯。當光從側面*來,孩子面頰線條明顯,能產生*影。側面光能產生最大的立體感。無論在什么情況下,都不要讓孩子背向窗戶,以免孩子的臉部因曝光不足而變得*暗。
(6)注意利用輔助光
當孩子臨窗而立時,其所受的光與環境光相比會很強,反差較大,因此,適當運用輔助光是必需的。采用輔助光的形式有多種多樣,最為現成的做法是利用室內墻壁的反*光。若拍攝處屋小墻壁顏*淺,只要安排孩子選擇一個妥當的站立位置,就能獲取理想的效果。假如屋內別的墻壁上也有窗戶的話,從那扇窗戶中透*進來的光線也能用作輔助光。但必須用拉窗簾的方法控制其亮度,光線絕對不能與主光相同。除此之外,用白卡紙等做成反光板,通過調整反光板的位置來充當輔助光,,也是一種有效方法,但這種技巧如果用得太過分會失去自然光的特*。
(7)注意偏*現象出現
有些在室外攝影中不必注意的問題,在室內卻會產生影響。例如,窗外近處是太陽曬著的紅磚墻,室內光線就會偏紅;窗外是花園并有高大的樹木,光線就會偏綠;窗口對著藍天,就可能帶藍*。這種偏*現象會影響被攝者的膚*,所以,必須加以提防。
最后,有必要再強調一下反光板的作用。采用反光板或其它反光材料可把光線引到需要的地方。反光板可以根據需要反*光線,移近或挪遠,調節角度以得到適量的光線。也可以用不同質量的材料反*得到不同質量的光線。常用的是白紙板,也可利用墻壁、白床單、白報紙等。一本攤開的大書,也能成為一塊良好的反光板。兩塊鏡子能反*出很強的光線,用來做眼神光或照亮黑暗的角落;金*的物體做反光板能增加兒童膚*的魅力,顯得光*照人。甚至黑*紙板也能拍。